近年来,各类网络金融诈骗频发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往往令人防不胜防。这不仅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稳定,损害消费者权益,甚至危及个人人身安全,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。因此,打击网络金融诈骗势在必行,学习防范网络金融诈骗也是每位公民的“必修课”。
那么常见的金融骗局有哪些呢?
其一,“仿冒网站或应用”类诈骗。也被称为“钓鱼网站”,其仿冒程度一般很高,投资者一不留意便会上当受骗,它们通常伪装成为银行、券商等金融机构网站,窃取投资者提交的账号和密码信息。这些网站还有可能以电子邮件或二维码的形式传播,投资者只要点击此些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,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,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。
其二,“低成本高利息”类诈骗。如P2P网站,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平台。所谓P2P是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,是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。这类网站往往打出年化收益极其诱人,且超低风险的营销口号,以此吸引手中有闲钱,而又急于投资的投资者,但P2P网站却有着巨大的风险,包括跑路、坏账、挪用投资者资金等,从而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其三,“投资返利”类诈骗。这类骗局通常以“天天返利”、“保本保收益”等诱惑性信息吸引投资意向,再利用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引导消费者资金投入,随后迅速转移资金,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,以“登录异常”、“服务器维护”、“银行账户冻结”等名义,收取所谓“保证金”、“解冻金”等,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。
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,诸如此类的金融骗局还有许多,其犯罪形式隐蔽性强、取证难、涉及面广。因此,投资者要有效防范网络金融诈骗。
首先,必须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,对待过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要谨慎投资,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,掌握基本金融知识,了解国内市场情况。其次,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,应寻找正规渠道,要看该公司是否正规,注意对陌生网站进行杀毒、认证,对于身份证号、账号、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,防止被骗子利用骗取资金。最后,投资者在接受代理商、经纪人服务时,要认真审查对方从业资格,不全权委托、不将交易密码告诉他人。对于从事黄金、外汇业务的公司,不仅要查看其营业执照,还需直接到官方网站上查询是否具有交易资质。
面对诈骗分子反复利用的诈骗套路和不断更新的诈骗手段,投资者只有时刻保持警惕,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,才有可能抵御金融网络诈骗,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